工商時報【記者呂淑美╱台北報導】

清明過後,將逐漸進入股東會召開旺季,最近上市櫃公司董監解除股票設質跟著大增。北基、中工、京城銀等13檔上市櫃公司的董監事,近期大舉解除股票設質逾1,500至26,643張。專家解讀,有2種原因,一是近期大盤指數頻創新高,董監有賣股套現意味,更受關注的是,其中有8檔今年將董監改選,有為董監席次固樁護航的態勢。

據統計,從台股受到學運反服貿衝擊,在3月24日跌到這波低點而後緩步揚升以來,計有台新金、北基、中工、京城銀、勤美、台紙、碩禾、泰山、中保、全新、萬海、大億科及仲琦等13檔個股,出現大股東或董監事大舉質設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股票解質。

其中,台新金及北基解質逾2萬張最多,中工及京城銀在5,000∼6,000張以上,其他多在4,500∼1,500張以上;另外,上述13家公司中,有中工、京城銀、勤美、台紙等8家公司,今年股東會將進行董監改選,也格外受到矚目。

投資專家表示,股東會旺季是從4月至6月底,股東會召開前60天開始停止過戶,依規定,上市櫃公司董監事股票設質若超過選任當時二分之一部分,超過部分不能行使表決權,也不能算入當次股東會的出席股數。

有鑑於此,若股票設質較多的董監事將有被迫解質的壓力,尤其是若今年有董監改選,董監設質又較高的公司壓力更大。另外,由於董監事股票設質逾當選時二分之一,若遇公司股東會有重大表決,也無法參與投票,因而也有解質股票的壓力。

上市櫃公司董監或大股東,因手中持有大量股票,股票成為重要財務操作的工具,若股價重挫,造成設質擔保品價值縮水,須被迫增加股票設質,造成設質張數或比率攀升。

另一方面,隨著近期台股屢創33、34個月新高,不少個股股價出現飆漲,董監事解質股票,也可能係為了進一步在市場拋股實現獲利。

法人認為,近來台股一路創新高,不少個股股價大漲好幾成到1∼2倍以上,讓上市櫃公司董監事財務操作壓力大幅減輕。

法人指出,由於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股票設質,可套出的現金只有6成,隨著股價走高,不少上市櫃公司董監事會解除設質後,再於市場賣出股票套現,可謂一舉兩得。

Loewe代購包Loewe包Loewe專櫃Loewe官方loewe皮夾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夢菱澡綿倉賞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